
西峰黃土高原土壤水分垂直變化特征
西峰黃土高原土壤水分垂直變化特征
西峰黃土高原(又稱(chēng)董志塬)地處甘肅省東部,屬干旱半干旱“雨養”農業(yè)區,冬小麥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,土壤水分條件是影響冬小麥產(chǎn)量最為關(guān)鍵的因子。土壤水分根據其不同深度、不同時(shí)期,對冬小麥的影響表現差距較大,下面我們就主要分析下西峰黃土高原土壤水分垂直變化特征,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冬小麥的水分供應狀況。在對其進(jìn)行分析前,我先介紹在研究中經(jīng)常使用到的幾款儀器:土壤水分溫度測定儀、土壤水分記錄儀和土壤水分監測系統。土壤水分溫度測定儀不但能夠測定土壤的水分,還能夠同時(shí)測定土壤溫度,而且土壤溫度也是土壤的重要標志之一。土壤水分記錄儀有不同的型號,其中TZS-5X型可實(shí)時(shí)記錄土壤溫度、土壤水分、大氣溫度、大氣濕度、露點(diǎn)5個(gè)參數,多功能型。而土壤水分監測系統是一系列儀器的總稱(chēng),能夠長(cháng)時(shí)間監測某個(gè)點(diǎn)的土壤水分變化情況,定期采集數據并記錄。
下面我們就具體看下西峰黃土高原土壤水分垂直變化特征。
以下結果是通過(guò)1989-2006年7年間,3-11月份每月8日的統計記錄,得到的數據。具有一定的可信度。從測得的數據,我們可以得到一下結論:從時(shí)間變化上看,從3月份開(kāi)始,土壤水分含量持續減少,至6~7月,土壤水分達到最小值,7月下旬開(kāi)始,土壤水分含量開(kāi)始持續增加。3月份20~30cm深度處出現含水量最大值中心,中心最大值為24mm,其后土壤水分無(wú)論從時(shí)間還是深度上均呈現減少趨勢,至5月下旬~6月中旬,30~60cm 深度處出現土壤含水量最低值,極小值為13.2mm;6月下旬~7月上旬,120~160cm 和180~200深度處,出現土壤含水量最低值。從6 月下旬開(kāi)始,上層土壤水分呈現明顯的增加趨勢,下層水分變化緩慢。8~9 月,20~40cm 深度處出現一個(gè)中心值為21.6mm 的含水量大值區域,其后10-11月,上層土壤水分減少,深層土壤水分含量增加。就不同深度段而言,0~50cm土壤水分含量垂直變化最為劇烈,為劇變層;50~100cm深度土壤水分變化緩慢,為緩變層;100cm以下土壤水分含量變化相對穩定,為穩定層。
以上的結果表明,土壤水分含量剛好和冬小麥的生長(cháng)規律一致。這也證明了達爾文的生物進(jìn)化論觀(guān)點(diǎn),適者生存。因為西峰黃土高原的水分來(lái)源只有自然降水,不能做到灌溉補水。因此研究的結論是符合實(shí)際的,該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。
- SW系列土壤溶液取樣器
- TPGSQ-4土壤管式剖面水分儀
- TPY-9PC型高智能土壤養分檢測儀
- TPZS-II土壤水分速測儀
- TZS-2X-G土壤溫濕度記錄儀
- TEN系列土壤張力計
- TZS-6W多通道土壤溫度記錄儀
- TZS-ECW-G土壤水分溫度鹽分測定儀
- TJSD-750-II土壤硬度計
- TZS-pHW-4G土壤水分-溫度-鹽分-pH四參數記錄儀
- TZS-GPRS-I土壤墑情監測站
- TPJS-B土壤重金屬測定儀
- NL-GPRS-I小型農業(yè)氣象站
- TZS-1K-G便攜式土壤水分測定儀
- TPY-IIA土壤養分速測儀
- TRS-II土壤水勢測定儀
- TRS-I便攜式土壤張力計
- TRS-IIN無(wú)線(xiàn)土壤水勢溫度采集儀
- TRS-II便攜式土壤水勢儀
- TZS-GPRS土壤墑情實(shí)時(shí)監測系統
- TZS-12J土壤墑情與旱情監測儀
- TZS-12J無(wú)線(xiàn)土壤墑情監測儀
- TZS-GPRS多點(diǎn)土壤水分監測系統
- TZS-12JGPRS土壤墑情監測系統
- TZS-12J土壤墑情與旱情監測系統
- TZS-5X多參數土壤測量?jì)x
- TZS-PHWY-7G土壤水分、溫度、鹽分、pH、氮磷鉀測定儀
- TZS-2X-G/TZS-5X-G多參數土壤水分記錄儀
- TZS-IIW快速土壤水分溫度儀
- TZS-1k-G土壤含水量快速測定儀
- TZS-ECWY-6G土壤水分、溫度、鹽分、氮磷鉀測定儀
- TZS土壤墑情測定儀
- TZS-I土壤墑情測試儀
- TZS-II定時(shí)定位土壤水分速測儀
- TZS-IW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
- TZS-IIW便攜式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
- TZS-W土壤水分溫度檢測儀